我们经常会看到“技术变革”这个词汇,以往的变革都是因为技术革新在某个行业中产生的,比如蒸汽机取代了手工作坊、电视取代电影、互联网取代电视、Email取代邮局…… 而如今,由于互联网和IT技术的发展,变革往往是某个公司的某个产品引发的,而这个产品的前途往往又和这个公司的运营能力挂钩,这也就决定走了这种变革和取代的脆弱性。 如今的变革就是跟风效应,比如我们最近看到的滴滴打车和快的打车就是这样,通过金额补贴,吸引买家和买家安装客户端,从而快速吸引一大批的用户,进而引发整个社会的资源跟进。这样就使得一些公司的营销模式发生转变,甚至这些公司的命运要和IT公司挂钩,比如电商的发展导致一些实体企业转变思路,将产品放在网络上销售,亚马逊甚至导致很多书店没办法开下去…… 但如果仔细观察和分析我们可以发现,这是一种跟风效应,就如同有人说:楼市马上要崩盘。如果大家都相信他的话,都抛售,导致了楼市崩盘,那么他的观点就成立了,而如果大家都不相信他的话,那么他的观点就不成立。 IT产品的马太效应也是一样,大家都跟风,使得原本只是一个概念的产品马上变成主流产品。如果没有人使用,他也就永远默默无名。但是分析其背后,偶然性必然存在必然性,信息分享及信息的民主化,原本就是互联网1.0,2.0年代早已规划好的方向,只是通过不同产品表达出来而已 所以抓住其骨干,无论哪种产品的变化,自然万变不离其宗,营销传播的模式的变化不在于跟风,而是把握住新时代的脉搏,提炼出核心,无论哪种产品,都可以顺势而为。 第一点,信息由单向传播变为互动传播过程。 第二点,产品的品牌,变向为信息的归属感,即价值观和意志的表述。 正所谓,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传播的过程就是志同道者的相聚过程。 |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