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演不仅要决定拍什么,还要决定如何拍出来。这两者的区别就在于前者是在摄影(像)机前放什么,后者则是如何操控摄影(像)机录制画面。电影学家引用一个法语专用名词一场面调度(mise-en-scene)来形容导演在光线、布景、地点、道具、化妆、服装、演员走位上的控制,场面调度的概念在给电影摄影技术下更精确定义时非常有用。 导演在展开筹划时或在开始录影前的准备阶段都可做场面调度上的决定(比如说在开拍前的最后时刻决定演员的走位,或是对光线进行调整),但记住一定要在正式开拍前。其实在拍摄前可以通过观景器来监看场面调度,场景安排以摄影(像)机为导向。场面调度之后,就可以把注意力转移到如何更好地拍摄上了,这时,导演和摄影师就必须在构图上作出很多决定。 要解释场面调度就会牵涉到要在镜头内包含多大的场景的问题。摄像机的特殊之处就在于它能强迫观众去观看导演要他们看的东西。这种经验和真实生活或舞台剧是完全不同的,因为观看者是可以自由选择有吸引力的目标的。在舞台剧中,观众所看的目标物可能会不一样,但当使用摄影(像)机拍摄场景时,观众其实就被强迫去看这场景中的某一部分。 当然导演也能利用场面调度中的元素来导引观众的注意力,像光线、演员走位、服装、化妆、布景设计、对白等元素都可以带动观众的眼睛。然而,摄影(像)机是能引导观众注意力的更明显、更有力的因素。 |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