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电影《回家的路》 (时长:30分钟) 一、剧情主题 本剧讲述的是一位叫玉兰的精神病患者一段坎坷崎岖的人生经历,最后是爱创造了奇迹,让她找到了回家的路,重拾了生活的信心。 二、剧情梗概 方晴大学毕业后分配在精神病院工作,在医院期间,结识了病患者玉兰。玉兰在方晴等人精心护理下,病情慢慢好转。可治病过程中,玉兰的亲人从未来探看她,也未再付医药费。方晴和李护士长等人于是帮玉兰凑足了医疗费,直至其治愈。 玉兰要出院时,无家属来接她。考虑到康复的精神病患者行为能力有些欠缺,医院派方晴等人将她护送回家。第一站,玉兰送往内兄长家时,被大嫂挡在了门外;第二站,送往亲哥哥的路上,玉兰向方晴她们讲述了自己的人生经历。丈夫常年卧病在床,她独自一人扛起风雨飘摇的家,好不容易将儿子拉扯到十岁时,儿子却意外落水身亡,玉兰精神为之彻底崩溃,后送往了精神病院。在往返于家庭和医院之间的几年,玉兰又生了一位女儿(桑云云),随后丈夫去世。方晴等人护送玉兰到达其亲哥哥家时,却发现 “铁将军”把门。第三站,送往堂兄家时,也被拒收。最后是七十多岁的母亲接收了她。 方晴后来调离了精神病院,辗转来到妇联工作,在一次走贫访困中,意外见到了十年未见的玉兰。玉兰讲述自己出院后不久便从内兄长家接回了年幼女儿,靠着政府救济款和自己捡垃圾将女儿抚养长大。女儿到了青春期后,开始变得有些敏感和虚荣,时不时会埋怨、冲撞自己的母亲。但玉兰从不怪责,只是自责。一天深夜,女儿看见妈妈为了替她凑足学费在雨中捡垃圾时,被彻底感化,并突然地成熟长大。女儿很争气,后来考入了重点高中。 方晴帮玉兰的女儿找到了帮扶对象,玉兰母女俩的生活也在相关部门和爱心人士帮助下,日子慢慢好转…… 三、社会意义和现实性 1、这是一部人文关怀的微电影,容易打动人心,为观众所接受。通过本剧可以反映当地政府对底层民众和弱势群体的关怀和关照,展示了当地政府工作人员的良好品格和工作精神。 2、这是一部宣扬人间有爱的微电影,较好地诠释了“只要心中有爱就能创造奇迹”的人生哲理,讲述了永丰底层百姓艰苦奋斗的追梦故事,弘扬了主旋律,唱响了“中国梦”。 3、这是一部根据发生在本县的一个真实故事而改编的微电影,取材于永丰,拍摄于永丰,可以提升永丰在外的影响力和知名度。 4、现实题材作品,投拍经费不高。
四、人物演员 主要人物 1、玉兰——周佳饰 2、方晴——陈咏琴饰 3、桑云云——李婷饰 4、李护士长——罗伟饰 5、玉兰母亲——皮依灵饰 配角人物 6、主任医生——李团长饰 7、大嫂(35岁)(文联刘小华饰) 8、堂兄——刘少坤饰 9、小徐——徐海燕饰 10、心理学老师——曾老师饰 11、高奶奶—— 11、小雨——郭美红饰 12、小雨丈夫——金文杰 13、银子母亲—— 14、银子——女 15、女同学甲—— 16、女同学乙—— 五、剧情
字幕:本剧根据发生在江西省永丰县一个真实故事而改编 谨以此片献给天下母亲!
1、外/日,晴 蓝天,城市景色,永丰中学校景 教学楼(配钢琴曲《雨的印记》) (同时字幕在流动的画面上,于不同的位置上显现出来: 原著:陈咏琴 编剧:刘小华 导演:尤高升 导演助理:小唐 总策划:陶保平、吴小莲 监制:吴平德 艺术总监:皮依灵 技术指导:李志林 主要演员:周佳、陈咏琴、罗伟、李婷、皮依灵 制作:象象影视传媒公司 灯光:杨淑兰 录音师:
……) 2、教室,内/日 心理学老师:在你们毕业之前的最后一节课上,我只想告诉你们,在我们医学领域没有巅峰,作为一名医务工作者,不仅要有精湛的医术,高尚的医德,更重要的是帮助患者树立信心,鼓足勇气,战胜病魔,创造奇迹! 方晴心理独白:这是我们的心理学老师,我就读的是一所医科院校的特护班,我们这个班是专门为精神科培养的特别护理人员。 3、回永丰路上,外/日 一辆公交车在公路上飞驰。 方晴坐在靠窗的位置,望着窗外掠过的风景 方睛心里独白:毕业后,很多同学都选择留在了大都市,而我却选择回往自己的家乡——江西永丰,这是一处风景秀丽的地方,因为盛产碳酸钙,所以也被称作“锦锈石乡”,这里也是唐宋八大家欧阳修的故事。相比于摩肩接踵、华灯璀璨的大都市,我的家乡更像一块清新雅致的翡翠。永丰,我回来了!(配乐止) 4、欧阳修广场,外/日 方晴下车后,停顿了会,阳光明晃晃地打在她的脸庞上。她提着箱包继续往前走。 5、县人民医院门口,外/日 方晴一身长裙,款款走进县医院。 6、县人民医院病房走廊,内/日 方晴站在护士长身边,目光警惕地望向病房里的两位患者。 李护士长:11号,张兰,12号,杨月英,入院一个多月了,现在情况比较稳定,再过一个星期可以考虑出院。 方晴跟着李护士长继续往前走,走进了另一病房内。 小雨在忙着吃东西。 李护士长指着小雨:小雨,入院三天,产后重度抑郁,她家人对她不错,小方,这个病人要多留心。 方晴:明白,护士长,我会多留意的。 方晴打量着另一个病人(玉兰),这个女人低头痴笑。 护士长和方晴站到她面前的时候,她突然欣喜地站起来,祈盼地问道:李护士长,是来接我的吧(双手热切地拉着方晴的衣袖)你是我家人派来接我的吧? 李护士长:不是,她是新分来我们医院的方晴,方护士。 方晴:您好,我是方晴?(说着热情地伸出了自己的右手) 玉兰听了,很失落地松开了抓住方晴衣袖的手,目光呆呆地从方晴脸庞上滑过,她没有去握方晴的手,只是低着头轻轻地“哦”了一句,目光空洞且无神地挪回墙角,用指甲在墙上用力刻画:1,2,3…… 方晴的手还撂在半空中,神情有点尴尬。 李护士长介绍道:玉兰,2床的,入院半年了,病情比较稳定,但自知力还不完整。每次见到生人都是这样,以为是来接她回家的,如果知道不是来接她的,就会很失落。 方晴:她的家人没来看过她吗? 两人顺着走廊继续往前走,空旷狭长的走廊,让场景看起来特别凄婉,寂然…… 李护士长:早些年送来时,还会来探看下她,但这一次来,她的亲属交了三千元入院押金后,就再也没有来过。 方晴:她家还有些什么人呢? 李护士长:她家里有一个六岁多的小女孩,一个七十多岁的老母亲,她的丈夫瘫痪在床很多年,两年前留下一身债务就走了。 7、县人民医院,院子内,外/日 小雨双手抓着草莓拼命往嘴里塞,嘴里喃喃道:好吃,好吃。 她丈夫在旁边爱怜地轻轻拍着小雨,劝慰道:小雨,慢点吃,别噎着啦。 玉兰于不远处呆呆地望着眼前这一幕,心里无限向往。 李护士长提着一小篮草莓走到玉兰面前,并将草莓递了她面前:玉兰,吃,这是你最喜欢吃的奶油草莓。 玉兰呆呆地望着李护士长,没有立即去接。 李护士长微笑地望着她,鼓励道:吃啊,这是专门采给你吃的,你不是一直很喜欢吃草莓吗? 玉兰呆呆的目光变得有点神采。 方晴掏出了一颗草莓擦了擦,轻柔地喂到了玉兰嘴里:吃吧,很甜的。 玉兰嚼下,脸庞荡漾出甜美的笑容。 李护士长微笑凝望着她,并用手抚摸着她的刘海,道:你笑起来真好看,知道吗?你以后要多笑,知道吗? 玉兰心怀感激地望着方晴。 8、县人民医院,医生办公室,内/日 医务室,桌子上堆放着一叠医药费用单。 李护士长、方晴等人围桌而站。 主治医生:玉兰已经欠了几千元住院费了,你们说该怎么办呢? 张医生:我们把她早点送回家吧,大半年了,她家属从来没有探望一下,丢在这里,好像就再也不管了似的。 李护士长反对道:不行,玉兰状况虽然明显好转,但还不能现在就送回去,我看让她再休养一段时间,等稳定了之后再送回去。 另一护士接腔道:我也同意李护士长的说话,让她再呆一段时间。 张医生:那她的医药费,护理费谁出呢? 李护士长举起一只手,道:我替她垫五百。 另一护士也举起一只手,道:我也垫五百。 陆续有人举手,方晴也举起手来 9、县人民医院,院子内,外/日 玉兰在扫地 方晴站起身来,叫道:玉兰,好了,休息一会吧,不要太累了。 玉兰微笑地:没事的,不累,方护士,今天护士长跟我说,过两天我就可以出院了,我想把这地扫完。 10、县人民医院,医院办公室,内/日 主任医生,李护士长、方晴等人围桌而坐。 主任:玉兰今天出院,她家属都不肯来接她回去?这事该怎么办呢? 李护士长:家属不来接,这样的事情也并不是第一次了。只有我们这边派人送她回去了。 主任医生:要不,李护士长,你安排一名护士去吧。 李护士长:那不让我和方晴一块去吧。 方晴正脱衣服,为难道:我刚出的夜班(李护士长瞪了她一眼后,忙转换了脸色)哦,好吧,我去。 11、县人民医院,病房里,内/日 玉兰忙碌地收拾自己的东西,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李护士长和方晴进来。 李护士长问:玉兰,你家人上午都很忙,抽不出空来接你,医院安排我和方晴送你,只是,我们先送你到哪儿呢? 玉兰没有丝毫犹豫:送我回家吧,我女儿在她大伯家,我去把她接回来。 李护士长思索片刻,面向方晴:我们还是先把她送到她大哥家吧,玉兰入院时,也是他们送来的。 方晴点了点头:嗯,好。 李护士长和方晴上前帮忙玉兰一起提着东西,并走出了病房。 走廊两边的病房患者纷纷探出头来,羡慕望着玉兰。 玉兰和沿路的患友一一告别,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嘴里反复念叨:我要回家了,我病好了,我女儿一定等急了…… 12、县城景色,外/日 车子在路上飞驰,两边风景如画。 13、内兄长家门前,外/日 车内,玉兰手指着前方一栋漂亮的房子:到了,到了,前面就是我大哥家了。 车刚停稳,玉兰便迫不及待地拉车门,但却打不开,一阵着急。 方晴忙伸手去帮她打开了保险,车门开了,玉兰第一个箭步冲出去,小跑几步来到门口,“咚咚咚”的敲门,并大声叫唤:云云,云云– 李护士长和方晴跟在玉兰身后。 一会儿,门开了。 一中年妇女探出身子,望着玉兰等人,一脸诧异。 玉兰喜悦:嫂子,我回来了,云云在家不? 嫂子?中年妇女愣了一下,仔细再盯着玉兰的脸庞看,恍然明白过来,便灵巧地将身子往前一步,将一脸喜悦的玉兰挡在了门外。 玉兰愣了一下,当即有些不知所措。 李护士长走上前,对着中年妇女说:大姐,是这样,玉兰的病情已经稳定,可以出院了,可是我们联系不上家属,所以今天我们把她送回来了,请您照顾好她…… 中年妇女:慢着,医生,您可能不了解情况,我们老桑家有六兄弟,她住院的钱是我们家垫的,可不能因为我们好心就把这事全摊我们身上吧,这人我不能接(说完迅速把身子往门内一挤,门被“砰”的一声关上了) 玉兰三人愣在了门口。 玉兰一脸茫然,稍过几秒,用力砸门,大声:嫂子,你开门啊,我就是想来接云云回去,云云在你家不?嫂子– 门内传来中年妇女的声音:云云我可以帮你照顾,你自己照顾好自己吧。这世上没有谁能帮谁一辈子,最终还得靠自己。 玉兰丧气地扶着门,身子慢慢矮了下去,声音几近乞求:我想看看云云,云云……(她的声音越来越低,低到让人听不完整) 李护士长扶起身子渐矮的玉兰,方晴也上前扶起她,并拉着她往车上走。 李护士长:你看,你家嫂子会帮你照顾你的云云,你就放心吧,我们现在只要把你安顿好就行了,上车再说。 14、车内,内/日 坐回车里,大家都陷入了迷茫。(配萨克斯音乐《童年记忆》) 玉兰打破了沉默:去我哥家吧,就是有点远,从这里过去有一个多小时的路程。 方晴好奇地问:是你的兄弟还是你丈夫的兄弟? 玉兰勉强笑道:是我的同胞兄弟,你们把我交给他就行了。实在不好意思,给你们添麻烦了。(镜头特写,玉兰的脸,和无奈的笑容) 李护士长有些无奈地道:那就出发吧,九点半了,看中午能不能赶回来。 玉兰:其实我的亲生父母也是干部,但由于她们兄弟姐妹众多,父母工资不够养活一家人,不得已被送到一个偏远的亲戚家寄养,逢年过节才送回家,其实我家人对我挺好的。 闪回: 画面一:堂兄闯进玉兰家,告诉玉兰欢儿出事了,溺水了。玉兰惊慌拉奔跑出去。 画面二:恩江河边,周边远远站着一些人,叹息摇头,玉兰惶恐看着眼前一幕,拨开人群(慢镜头)喊着:欢儿,欢儿,欢儿 画面三:玉兰痴呆 画面四:玉兰被送进第三医院场景 方睛心理独白:玉兰的童年和少年时光是幸福快乐的,然而她成家后,命运却不再垂青于她,先是丈夫患上严重的类风湿,常年卧病在床,好不容易把儿子拉扯到十岁,突然晴天霹雳,孩子在河边戏水时不幸溺亡,她抱着儿子已经冰冷且变形扭曲的身子一天一夜,任由亲朋好友怎么劝说,愣不放手,直到伤心欲绝昏倒在地。醒来后,儿子已在地下长眠。否极没有泰来,噩运接踵而至,她开始变了,变得不爱笑,不喜欢和人说话,经常自言自语,生活自理能力急骤下降,后来,被送入了精神病院。寒来暑往,几年时间过去了,她的病时好时坏,成了我们医院的常客,这期间她生了个女儿云云,之后她的丈夫就撒手而去。(配乐止) 闪回毕。 15、巷子里的大哥家,外/日 玉兰、李护士长、方晴在巷子里穿行,走近楼房,只见门上铁将军把守。 方晴向旁边一位邻居打听:阿铭不在家吗? 邻居:阿铭全家早在一个月前就外出打工了。 方晴:您有他的联系方式吗? 邻居:我也不知道。 玉兰立于那,一脸愧疚。 护士长赶紧安慰道:没关系,你又不知道你大哥举家外出了,现在还早,你这儿还有其他亲戚吗? 玉兰想了想,说:还有一个堂兄,在前面,离这儿不远。 玉兰等人在巷子里继续穿行。 16、堂兄家,内/日 堂兄与三位男子在屋内院子打牌。 门外,玉兰三人从巷道里走来,玉兰手指堂兄家,道:到了,就这里。 玉兰目光在屋内扫寻,认出了自己的堂兄,兴奋道:水根,你在家啊。 堂兄抬起头,看了一眼玉兰,起身走过来,说:玉兰,你怎么来了?有什么事吗? 李护士长上前:我们医院有规定,患者出院必须和亲属交接,因为有很多事情要和家属交待清楚,玉兰现在的病情很稳定,希望堂哥能收留她。 堂哥搔着后脑勺:这–这–,玉兰,你哥不在家吗?还有你丈夫家的兄弟呢?你也知道,我们农村没有这规矩,嫁出去了就是他老桑家的人,何况我是叔伯兄弟,这事我真的挺为难的,暂住一天两天不要紧,可是没说好你住谁家,我怎么敢接人? 玉兰表情缰硬,神色黯然道:是哟,是哟(边说边慢慢地转身。) 堂兄又在身后叫住道:玉兰,要不你们在这里吃了饭再走吧。 玉兰:不了,阿仔,谢谢了。 玉兰三人转过身,黯然离开了堂兄家。 17、餐馆,内/日 一对母女在餐馆吃饭,女儿拼命夹菜给母亲:妈,您多吃点。 玉兰、李护士长、方晴、司机四人坐于旁边的餐桌前吃饭。 李护士长抬起头谨慎地问道:玉兰,我记得你说过,你还有一位老妈妈,现在一个人住,你的妈妈现在住在哪里?我们把你送到你妈那里行吗? 玉兰:不,我不能去那。 李护士长表情有些尴尬,心不在焉地扒着碗里的饭。 隔壁餐桌的女儿:妈,你都快七十岁的人啦,还背来这么重的东西,让我这个当女儿的怎么过意的去呀? 母亲:孩啊,妈妈不管是七十岁还是八十岁,在妈妈眼里,你永远都是妈妈时时牵挂的心头肉呀。 玉兰呆呆望着这结母女俩,一颗眼泪从眼角顺流而下,她趁人不备,用手来回抹着,方晴顺手递上一张纸巾。 玉兰接过纸巾,抹干泪,抬起头,微笑着说:是该去看看我妈了,这么久也怪想她的,我妈年纪大了,身体不好,呆会,你们不要告诉她,我是因为无处可去而投奔她,那样她会很伤心的。护士长,求您个事,到了我妈那里,别说去过我兄弟家,行不? 李护士长点点头回答:放心吧,不会的,只是你母亲年纪也很大了,也不能照顾你太久,你以后怎么办呢? 玉兰坚定地说:本来就没有打算给亲朋再添麻烦,我住一两天去把云云接回家,这次我一定听话,坚持服药,按时就诊,就不会发病,是吧?我要把我的女儿拉扯大。 18、巷子里,外/日 玉兰妈在刮芋头。 玉兰三步并两步奔了上去:妈– 母亲站起身,望了一眼,喃喃叫道:玉兰— 方晴和李护士长立于不远处。 19、小平房,内/日 小平房很破旧,摆设简单。 李护士长:这是自家的老房子吧? 母亲:不是,家里哪还有房子了,这是租的房子,因为医治玉兰的病,原来的老房子早卖了。 李护士长:大娘,我们这次是专程送玉兰回来的。 母亲用抹布抹着椅子,嘴里喃喃道:这造的是什么孽哟,造孽哟。 玉兰愧疚:妈,我这病好了,好了,您放心了。 李护士长:大娘,玉兰的情况基本稳定了,鉴于她的情况恢复得较好,所以让她出院。向她母亲做了些交代又(随后又转向玉兰)嘱咐玉兰要坚持服药 灯光摇曳,镜头拉远。 李护士长起身,方晴跟着起身。 李护士长:大娘,我们就不再打扰您了,请您多多费心叮嘱好玉兰服药,有什么情况随时与我们联系,玉兰,这次你一定要听话,绝不能擅自停药了,一定要按时服药。 玉兰:我会的。 李护士长:大娘,还得您多费心叮嘱玉兰。 玉兰和母亲送李护士长和方晴出门,此时天色已暗。 走出大门时,玉兰母亲突然说:等等(随即奔回了屋里,抓起屋里墙角堆放着长豆角,就往李护士长手里送。 李护士长慌忙推让道:大娘不要,大娘不要,我们真的不要的。 母亲:孩子,你拿着,你拿着,我们没什么可谢的,只是表达一片心意。 镜头拉远:双方推让画面。 (配萨克斯音乐《童年记忆》起) 方晴心里独白:我们实在拗不过,便带着大娘的一片心意返程了。人是安顿好了,我们也是一块石头落地,但这块石头却落在了我们心上,感觉很沉重。人与人有着千丝万缕的交错,或深或浅,或缠绕或松散,但只有母爱来得简单,而深沉,无论岁月如何变幻,无论你飞多高,走多远,那根线却在母亲的手里拽着。 20、车内,内/日 车子在路上穿行,李护士长和方晴一路心情沉重,都没说话。 李护士长突然拿出手机,拨打电话:妈妈,我想你了。 手机听筒里传来声音:孩子,出什么事了? 李护士长:没什么事情,就是想问问,如果有一天,我患精神病了,你会收留我吗?妈妈—— 听筒里声音:傻孩子,不管出了什么事情,妈妈这里永远都是你的避风港。 21、晚/外 窗外景色一一掠过,光线由白天转至黄昏又渐转暗,最后画面是救护车在夜色下穿行。 方晴心里独白:玉兰回家了,可是作为一个精神疾病患者,其抗击打能力是薄弱的,处理社会关系也是有缺陷的,自我调节能力更是比不上常人。我们都不敢想像她以后的生活会糟糕到什么程度,我只能希望有更多的亲朋好友,爱心人士能给她们一些帮助。(配萨克斯音乐《童年记忆》止) 22、黑屏 出现一行字:后来,我调离了那家医院,随着时间流逝,玉兰也慢慢淡出了我的记忆,剩下的只是那段回家之旅的伤感,偶尔漫出于脑海。
古塔,欧公,天上风云变幻……,屏幕上随后出现一行字幕:十年后
23、小巷子,外/日 方晴与小徐骑着电动车在巷子里穿行。 方晴心里独白:十年后,我调到了县妇联工作,每年年底,我们单位都会去走访一些困难孤寡母亲,送上一点慰问品,虽然物品不多,但有时一份小小的关怀却能温暖一颗孤寂的心。 24、高奶奶家门口,外/日 方晴和小徐从巷子里走来,并敲开高奶奶家门。 高奶奶与方晴等人一阵寒喧场景。 小徐:高奶奶,这是我们应该做的。您知道荣玲秋老人住哪吗? 高奶奶:知道,知道(用手指着一条巷子。)就是前面那条巷子,穿过前边那天巷子便是 25、廉租房区,外/日 廉租房内景。 方晴和小徐提着礼品走进廉租房区。 26、玉兰母亲新家,内/日 方晴与玉兰母亲见面后的寒喧场景 27、一栋廉租房前,外/日 方晴与小徐走来,并在一栋廉租房前停了下,方晴指着正前方:是这里了。 方晴心里独白:按照玉兰母亲给的地址,我找到了玉兰的家,想来亲眼目睹这个由一位女精神病患者支撑起的家。 两人于是上楼。 28、玉兰新家,内/日 方晴与玉兰见面后寒喧场景。 玉兰自豪溢于言表:云云是重点高中的尖子生,学习可用功了,老师也喜欢她,学校里经常给她减免学费,政府也很关照我们,让我们都吃了低保,并搬进了这里的廉租房,有这么多人帮助,她能不用功吗? 方晴喜色道:这就好,你总算熬出头了。 玉兰此时又脸露愁苦:云云乖是乖,可我现在最担心的就是云云马上要考大学了,以后还要一大笔学费,咋办呢? 方睛拉起玉兰的手:不怕,有我们,我们会和你一起想办法的。只是这些年你是怎么过来的呀? 玉兰:出院后不久,我找到女儿她大伯,希望能将云云带在身边抚养。她大伯答应了,并做通了我女儿的思想工作。女儿初时跟我在一起有些不习惯,我的手脚也不是很灵便。 镜头拉远,玉兰限入回忆。 闪回: 玉兰家,日/内 餐桌上摆放着一盘烧糊了的菜,桑云云坐在餐桌前用筷子夹着吃了一口,随后嘟起小嘴:妈,这菜烧得真难吃呀。(随后放下筷子,去倒水喝,却发现热水瓶是空的。 桑云云睡房,晚/内 桑云云睡在床上,玉兰为她盖被子。 街道上,日/外 玉兰提着一个麻布袋在巷子里捡塑料瓶。 两位女同学说笑着并肩走来。 玉兰忙快步奔向了塑料瓶。 其中一位同学惊讶道:那不是桑云云的妈妈吗? 另一位同学走到玉兰面前,吃惊地:阿姨—— 玉兰抬起头看到这两位同学时,脸颊有些通红,表情有点尴尬。 玉兰家,日/内 玉兰在厨房里切菜。 此时,桑云云气呼呼地走进家里,将书包丢在椅子里。 玉兰探出头问:云云,想吃什么菜呢? 桑云云语气很冲:不吃,我什么都不想吃,(走到了厨房门口)你可不可以不要再到街上去捡垃圾了呀(返身又奔进了自己房间,砰的一声关上门) 玉兰愣了一会,没有做声,然后就去扭开液化器,突然“砰”的一声巨响。 玉兰吓得大叫一声,倒退出来,噤若寒蝉地蹲在地上。 桑云云火速冲出来,忙冲过去关掉液化器。桑云云走出来时,怪责道:“你昨晚又没关液化气桶吧。” 玉兰像个做错事的孩子,一言不发蹲在那。 玉兰家,晚/内 桑云云坐于台灯下看书,躺在床上睡觉的玉兰突然起身,眼睛一动不动地盯着台灯,浑身哆嗦着,嘴里不停地念着:火,火,火…… 桑云云忙冲上来,抱住妈妈,惊慌叫道:妈,妈——,你怎么啦?(随后,赶紧拉开抽屉,找出药,倒出几粒,又端起桌边的一杯水)妈,该吃药了 玉兰:我不要吃药,要着火了,快跑。(说完转身从床上起来,欲往外跑) 桑云云一边用力抱住母亲,一边安抚道:好,好,妈妈,我们不怕,看云云把火灭了。 桑云云随手把台灯关闭,房间里一片漆黑。 玉兰:灭了,火灭了,妈妈不怕,有云云在,妈妈不用怕。 佐龙医院办公室,日/内 桑云云扶着玉兰坐在主任医生对面。 桑云云:妈妈这两天又不肯吃药了,前两天因为忘关煤气起火了,晚上看见台灯都说是火,医生,我妈是不是病情有波动啊。 医生看着报告单说:还好,各项指标都正常,没事的,只是受了点惊吓,我先帮你调整一下剂量吧。 恩江中学校门口,外/晚 天空飘着小雨,衣着破烂的玉兰打着伞立于路灯下向校门口张望。 不一会,学校有很多学生涌出来。 桑云云(13岁)用双手遮着头从校门口冲出来。 玉兰怯怯地上前叫了句:云云。 桑云云惊讶地望过去:你在这干嘛? 立于不远处的两位女同学,手指着玉兰,交头接耳:她妈妈是捡破烂的,神经不正常。 桑云云听见了,面色顿时变得难看起来。 玉兰将伞撑过来,桑云云恼怒推开,吼道:“我不是说过,不要你来接我吗?你为什么要来,你来这里干什么,要让我被笑话吗? 玉兰愣在那里,嗫嚅道:我看你没带伞,怕你淋着了雨,特意给你送伞过来。 桑云云吼道:我说过,你就好好在家呆着,我不要你来给我送伞,你为什么就是不听话呢(说完,推开雨伞就跑掉了) 玉兰伫立在那,捡起伞,泪水顺着眼眶滑落,任由小雨打在脸庞上。 玉兰家,内/夜 桑云云坐于台灯下写作文 “父爱如山”。 一滴滴泪水从桑云云眼眶里掉落下来,打湿在父爱如山几个字迹上。 墙头的时钟响了,指针指在十一点的位置上。 桑云云望着时钟,突然叫了一声妈,就起身 “咚咚咚”地冲出了家门。 街道上,外/夜 (配《童年记忆》钢琴曲)桑云云惊慌奔跑,穿梭在一条又一条巷道里,目光不断地扫向每个角落,心急如焚地叫唤:妈,妈,妈- 玉兰在拾垃圾。 桑云云怔怔地呆了,望着自己的妈妈将一个个塑料瓶装进麻布袋中,突然泪流满面,哭泣地喊道:妈–(奔跑着过去,紧紧搂着自己的妈妈。) 玉兰也哽咽地搂着女儿:傻孩子,你出来干什么呀?你快回家里睡觉,明天还要上课呢?你怕我捡垃圾会失了你的面子,所以我就深夜来捡,这样别人就看不到了。 桑云云哭得更厉害,泣不成声道:妈,都是我不好,我不该有那样的虚荣心,我不该为了自己面子,伤害您,妈,您原谅我好吗?(边说边难过地抬起头捧起自己母亲冻得通红的脸庞。) 玉兰:傻孩子,是妈没用,不能向别人那样体面地供养你,是妈不好,是妈没本事,让你被同学笑话了。 桑云云:妈,您不要这样说,好吗?是女儿不好,是女儿不懂事,好面子,妈,以后我跟你一起捡,我不再怕丢面子啦。 玉兰爱抚着女儿的脸庞:你不要捡,你要好好读书,你考上大学就是对妈的最好回报,你知道吗? 桑云云:妈,我会好好读书的,你放心,一定不会让你失望的。妈,我跟你一起捡吧。(说完,就起身到垃圾筒里去拾塑料瓶) 镜头拉远,玉兰微笑地拉开袋子,桑云云将垃圾筒里塑料瓶子一个个装进麻袋里。 雨淅沥沥下着,两人身影在镜头中渐模糊。(曲毕) 玉兰新家,内/日 桑云云在厨房炒菜。 玉兰坐在房间,动作缓慢地数着一堆零钱。(玉兰的画外音:云云现在已经很懂事。) 闪回毕 玉兰家,内/日 玉兰:这些年,我能挺过来,还得感谢我的母亲和亲朋好友在我困难的时候给予我无私的帮助。但我最要感谢的还是我的云云,没有她,我撑不到今天,没有她,我的病也不能坚持治疗。为了云云,我告诉自己要坚强,要忍耐,要活下去,我要将女儿抚养上大学,看着她成家立业。 (玉兰坚定眼神的特写镜头,镜头稍拉远,并渐渐糊模) 方晴心里独白:我再不敢看她的眼睛,如此悲惨的命运,却心中有爱,懂得感恩,如此病残的身躯,却有着高于常人的担当,她的坚忍,震撼了我的心灵, 29、菊花石店,内/日 聂国雄看报纸,随后拨电话。 画面切换:妇联办公室,方晴:喂,您好。 画面切换为聂总办公室,聂总:喂,您好,请问是妇联吗? 方晴:是的,是的,请问您有什么事情吗? 聂国雄:我是神韵菊花石工艺品有限公司的聂国雄,我在报纸上看到你们写的一篇报道,很感动,我想支助这名贫困女高中生 方晴:好的,好的,需要我们帮你联系吗。 聂国雄:是的,是的。麻烦你们了。 方晴:不不不,一点都不麻烦的,我们要感谢您才对。 30、巷道,外/日 方晴直奔玉兰的家,并敲门。玉兰打开了门。 方晴气喘吁吁:玉兰,告诉你一个好消息,有人要资助云云啦。 玉兰激动地:是吗,真的呀,那太好了。 31、欧阳修公园,晚/日 玉兰与桑云云在叫卖水果。 方晴一家在不远处的草地上坐着。方晴听到声音回转头,看到是玉兰母女俩后,便掏出钱对儿子说:宝贝,帮我去买一包桔子过来。(说着,便掏出了二十元钱递到了儿子手里) 方晴儿子不明白道:家里不是还有水果吗 方晴:听话,你去帮妈妈买来就是。 儿子哦了一声,便奔跑过去,付了钱,提着一包桔子过来。 玉兰和桑云云推着一车柚子继续往前走。 身影远去,声音渐远:买水果么,买桔子么…… (背景音乐《童年记忆》) 演员表 …… 制作单位 …… 协作单位 …… 特别鸣谢 …… 完 |
最新评论